close

  □耀 琪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有些患者認為,和平時一號難求的正高職稱專家相比,副主任醫師的號沒有那麼緊俏,水平也不低。醫學界則對此說法彈贊不一。
  病人和醫生之間的關係,就如客戶和服務提供者的關係,客戶自然會追求最小成本付出的情況下,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病人希望同樣的一個繳費,能獲得超過平均水平以上的醫療診斷。於是自己病情是否嚴重,都會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名醫和專家。然後通過繳納比較貴的費用,參加昂貴的檢查,買到比較貴的藥。這期間,其實很大程度是在協助完成“以藥養醫”的過程,卻不意味著就能得到高回報的身體康復。
  由於病人對醫生、醫療真相往往是無知的,常常通過醫院寫出來的宣傳來得知醫生的背景。能看懂的硬指標,就剩下諸如主任醫師、某某學會理事這些了。其實,很多手藝嫻熟的醫生,因為論文不過關至今還是主治醫師。而很多學術水平不錯的醫生可能會早早的升到了主任醫師。大學與科研機構那種只重視實驗室數據的弊病,同樣會折射在醫生職業上。現實中也可能有這樣的情況:一些教授做個手術都手抖,甚至不如一些不懂英文的熟手“醫匠”。
  醫生的水平應該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來完成,這是基本的常識。可是對於一些已經很有經驗的“高大上”醫生來說,卻不願意每天與一些常見病打交道。他們會認為這些小病毫無挑戰性,只需交給“低等級”醫生應付則可。然而,病人卻認死醫生級別與其責任心、榮譽感、能力有正相關關係,放大到選擇醫院也是如此,認定社區醫院在願望、能力乃至流程上都會不如大醫院,結果就會凡病必跑大醫院找大醫生。這種集體心理就和讀書必去公立名校一樣,很難苛責。
  如果我們的醫院真把病人當成是客戶,就會體會到病人這種無意識的普遍性。在引導病人流向時,就應該不是僅僅列舉抽象的醫生職稱。比如在導醫環節就應該做好個性化的引導、解釋與分流,減少常見病占據疑難雜症專家的時間,保證名醫精力集中。同時,也要保障常見病人有更長的與普通醫生溝通交流的時間。當醫生能展現足夠的人性關懷時,病人自然會更接受“中級職稱”也能治好病的事實。當前醫患關係緊張,既源於病人對醫生那種一分錢一分貨的期待,以為用錢就能買命;也源於部分醫生對病人責任心日漸淡薄,把病人當樣本治療的誤區。編輯:楊日  (原標題:看病不看醫生職稱,還能看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81weyy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