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雲才
  當年焦裕祿赴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面對的最頭疼問題就是“三害”,尤以風沙為最。大風起時,黃沙遮天蔽日,三五步便看不見人影。他通過下鄉調研、跟群眾聊天,終於激發靈感找到了治風沙的好辦法,即“扎針、貼膏藥”。所謂“貼膏藥”,就是在沙丘上封上淤土,“扎針”就是在淤泥上扎洞再栽泡桐樹。
  “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焦裕祿治風沙所吃的這隻“饃”,是他跟群眾一起“蒸煮”出來的,吸收的是民智,端出的是創新。這種拜群眾為師的工作方法,尤其值得我們今天的黨員幹部學習。特別是在改革步入深水區的關鍵時期,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困難浮現出來,就如一個個瓶頸等待我們去“爆破”。越是身處攻堅境地,越需創新方法以求破繭而出,而這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民智的營養。
  如何拜群眾為師?焦裕祿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一是對任何問題要有迎難而上啃“硬骨頭”的勇氣,不退縮,不推諉,不打馬虎眼,如此才能激起學習與創新的欲望;二要有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工作作風,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切不能因有一知半解而高高在上,須知人民群眾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三要有尊重科學規律的求是態度,杜絕盲目冒險蠻幹,而要實幹加巧幹。
  當前我市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幹部應該以活動為契機,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桿,真正撲下身子深入群眾中去,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虛心拜人民為師,從中激發更多的創新靈感,為長沙改革發展增添更多的活力和競爭力。  (原標題:拜群眾為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81weyy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