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原理工大學有個“創意市集”。集市上,九陰真經版筆記本、用蛋殼製作的漆畫、在景德鎮燒制完成的陶器琳琅滿目,從應用類、影像藝術類工業產品到社會關註的時尚手工類、環保類作品應有盡有,所有作品均由在校學生親手製作。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次“創意市集”上,學生們展示了數千件原創作品,兩天時間內創造了數十萬元的成交金額。這“創意市集”只是太原理工大學人生規劃教育——“生涯導航”的載體之一。
  從“要我實踐”到“我要實踐”
  為了讓大學生充實地度過大學生活,走出校門之後更好地適應社會,太原理工大學為所有在校學生制定了人生規劃教育——“生涯導航”。
  “生涯導航”包括德行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創新教育、職業教育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它對學生的4年學生生涯作了細緻規劃:大一讓學生樹立專業意識和興趣志向;大二幫助學生開展職業探索和學涯規劃、職業規劃;三、四年級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訓練、職業能力培養、專業素質拓展、求職技能培訓等。
  “生涯導航”規定,學校提供創新意識系列、社會實踐系列、職業發展系列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規劃一個“聽得見、看得清、夠得著”的具體目標,每個學生畢業前須取得兩個以上自主實踐學分。學生結合自身特點,自主選擇活動體驗,在實踐活動中實現由“要我實踐”向“我要實踐”轉變;由“精英參與”向“全員參與”轉變;由“招募選拔制”向“項目申報制”轉變。
  育人與專業培養相結合
  “生涯導航”如何導航?往哪導航?學校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提出在教師的主導下,用“實踐”連接“課內”與“課外”,採取育人與專業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掌舵揚帆。
  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活動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延伸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被納入了“生涯導航”。水利工程學院不定期舉辦矢量製圖、遙感、三維製作等方面的專場培訓、講座、創作比賽,來鼓勵學生參加全國高校GIS技能大賽。學生在科技實踐活動中依托專業,同時超越專業。
  學校每年拿出100萬元用於科技競賽活動和基地建設,並已建成24個大學生課外科技實踐和創新活動基地;學校每年投入700萬元,設立了助管、助教、助研等不同類型勤工助學崗位,年平均上崗學生7000餘人次,同時開展“艱苦奮鬥,勵志成才”優秀貧困生評選表彰;學校今年籌集500萬元資金設立了“三創基金”,支持學生的創意、創新、創業活動。
  師生互動“導”與“航”
  在太原理工大學逸夫樓六層的“曉明研究室”內,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在這裡組裝機器人、焊接賽車、進行實驗論證……在這裡,所有的電子設備都由學生自己製作安裝。展覽柜上擺放著燈光壓力計、直升機模型、智能機器人,機器人能展示千手觀音、航母STYLE……這一切都是在學校老師常曉明教授的悉心輔導下完成的。
  “生涯導航”為學生搭建起了立體化、多類型成才發展的平臺,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對教師“導”的需求和期望越來越強烈。這種現象反過來又加強了教師對學生“導”的動力。為此,學校各個學院以研究生導師為基礎,成立了“生涯導航”專家導師團。信息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全國電子、信息類大賽,全院幾乎所有的專業教師都投入到競賽活動指導中,學生參與率達到80%。
  教師“導”好了,學生“航”遠了。學校先後組織學生開展和參加了80餘項全國高端科技學術競賽活動。2012年,學校有5219名學生參加了各類競賽,獲得了3項全國特等獎、24項全國一等獎、43項全國二等獎,全年獲得各類國家級、省級競賽獎項441項。(本報記者 何 平 晉浩天 邢兆遠 李建斌)
     (原標題:為學生搭建起成才的平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81weyy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